打工換宿:一種讓你的生活換氧的方式
許書瑜
在小島生活,小幫手要做的10件事:
1/閱讀一本跟蘭嶼有關的書
2/練習兩樣新的技能
3/認識三個當地投緣的朋友
4/收集四顆流星
5/品嚐五道傳統美食
6/說出六個部落的特色
7/學習七個族語單字
8/親近海洋時也撿起八個海邊垃圾
9/在忙碌的一天後喝一杯酒
10/聆聽十個旅人故事
之前曾經寫出上述自己覺得小幫手要做的事,
看起來好像有點夢幻,
所以今天也想要聊聊比較現實的狀況。
身為一個曾在蘭嶼和澳洲打工換宿的旅人,
到現在成為要帶領小幫手的民宿主人,
聽過許多打工換宿的經驗,
想先問大家的第一個問題是:
你自己對打工換宿的定義是什麼?
我自己對打工換宿的定義:
以合理的工時,體驗不只是三天兩夜或套裝行程的在地生活,
也利用這個機會,增進自己對於換宿行業的理解及工作能力,
藉此拓展自己的視野,認識新朋友及當地的自然人文。
良好的打工換宿經驗,有賴於雙方的良好溝通和誠信,
像是交換禮物一般,帶給彼此新的啟發。
身為小幫手換宿前要做的功課:
1. 了解自己打工換宿的目的
是只想玩樂?希望賺錢?那你可能不太適合。
問問自己是想交朋友?學技能?轉換環境?
希望得到的體驗是什麼?
2. 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
學生族群較缺乏工作或生活自理的經驗,
第一次換宿可能會比想像中的辛苦,有著工作和生活上的磨合。
可以把打工換宿當成是找出自己興趣的管道,
和走出舒適圈,或許是學著自己煮飯、潛水或調酒。
而換宿者也可以想一想,自己的個性是喜歡跟人接觸、
還是想要多一點獨處的時間,到底適合做哪種工作?
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換宿業者的需求?
3. 對換宿產業(農場、民宿、酒吧、餐廳、潛水店)的工作內容和生活環境是否了解?
打工換宿有爭議的地方,常常在於雙方對於換工內容的溝通不夠明確,和換宿者對產業的工時及工作內容並不了解,而與想像中有落差。在答應換宿前,務必確認換宿業者給予的工作內容及生活環境是否符合自己對打工換宿的期待。
4. 換宿前做功課,換宿後不比較
在換宿前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換宿點,我覺得是小幫手該做的功課,但很遺憾的是,很多小幫手沒有先做功課,卻在換宿開始後,在當地開始比較起各家的工時、福利或工作內容,搞的自己不開心。不同的產業、家庭本來就有自己的運作方式,而打工換宿不只是玩樂、還有在工作上的收穫、像是找到工作的成就感。如果陷入比較而不是體驗每一種生活的獨一無二,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5. 當小幫手=免費勞工!?業者有你看不到的人力成本
除非遇到不誠實或確實在壓榨人力的老闆,其實換宿業者付出許多小幫手看不到的換宿成本。有可能是提供住宿環境、三餐伙食、保費、機車維修費用,有些業者會提供一周試用期,但如同正式工作一樣,希望小幫手能夠以認真的態度,面對工作。
身為換宿主人要做的事:
1. 提供合理的工時
台灣的工時普遍來說較長,但可以用給零用金或其他福利的方式去調整。小幫手並不是領你月薪的正式員工,請衡量自己的成本及工作量,需要請幾位小幫手,才能讓小幫手有足夠的時間去體驗當地生活,還是比較需要正職員工。
2. 事前提供詳細的換宿內容介紹,避免誤會
告知換宿生活須知、提供住宿環境照片、家庭成員、工作詳細內容介紹……,甚至透過電話訪談,將彼此的認知差距縮到最小。最忌諱的是徵求說明和實際的生活有落差。
3. 確實教導工作細節
若是選擇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小幫手,換宿主人就需要重頭教起做事該有的態度和方式。幫助小幫手越快上工,就能讓工作的運作更流暢。在傳遞習慣的工作技巧的同時,旁觀者清的小幫手或許還能打破你多年的盲點,讓你看見需要改善的地方,這也是打工換宿有趣的地方。
4. 幫助換宿者融入新環境
對於小幫手來說,打工換宿不只是同時摸索新工作,也要熟悉陌生的生活環境,所以幫助小幫手融入家庭、社區或部落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像是告知生活作息、用餐習慣,介紹當地人熟知的生活小事、祕密景點……,縮短雙方的適應期,也是換宿主人需要費心思的地方。
因為曾經身為換宿小幫手,我才能學習到餐廳內場工作的細節、在機場跑道看星星、照顧早產的羊駝寶寶……到現在都還有跟澳洲的換宿家庭聯絡,彼此也像家人一般。
因為變成換宿主人,開始理解到小幫手看不到的許多細節,也因為每個小幫手不同的才華讓民宿更好,也因為以前曾是小幫手,更能將心比心對待來換宿的朋友。
當你的生活覺得停滯、等待就業或服役、失戀或失業、找不到生活的樂趣時,不妨試試打工換宿,讓你的生活換氧一下,體驗看看另一種生活,激發不同的可能!
打工換宿需求:
I台灣,打工換宿~!!(交流區)
背包換宿瘋台灣[打工換宿交流區]
打工換宿.背包環島
打工換宿遊台灣
背包客棧
蘭嶼打工換宿就業資訊網-蘭嶼就業服務台
綠島打工換宿資訊平台【綠島就業服務台】
悠遊墾丁
WWOOF Taiwan
照片來源: Mustang Visual 野馬視覺